

物流企业法律风险提示:货运代理环节物流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:2016-06-13 |
1.身份风险 为了竞争和发展的需要,货代企业除了以货主的委托代理人身份办理有关货物的运输手续外,还常基于现实需要行契约承运人或无船承运人之事,以承运人的身份出现。且不排除在一单业务的不同阶段,货代企业具有不同身份的可能性。货代企业一旦被确认为承运人身份,将不可避免的承担货物在运输中产生的毁损、灭失迟延以及无单放货之赔偿责任。 2.超越代理权限风险 在业务实践中,货代企业代签发各类保函、代垫运费、同意货装甲板、更改装运日期、将提单直接转给收货人等等,这些行为有的可能托运人一无所知,有的可能事先得到托运人的默许或口头同意,但一旦出现问题,托运人便会矢口否认,由于没有证据证明托运人对货代企业有授权,则货代企业往往被认定为超越代理权限而承担责任。 3.托运人欺诈风险 有的托运人为了逃避海关监管,可能会虚报、假报进出口货物的品名以及数量,报关后,经海关查验申报品名、数量与实际不符时,货代企业可能首当其冲遭受海关的调查和处罚。 4.垫付运费风险 货代企业代理托运人办理运输并垫付运费后由于托运人资信恶化、垫付运费的事实无法证明、垫付运费的权限问题等原因,有可能无法从托运人处收到运费。 上述诸多风险,每一个都可能转化为物流企业实实实在在的赔偿责任。物流企业在提升经营能力的同时,一定要加强法律风险的防范,未雨绸缪,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。 |